|
一、童話 |
|
參考講義:教育部《兒童文學教材》
童話般的歐洲 ─《奧地利捷克夢幻之旅》
(一)起源:
清末民初,學者從西洋引進並翻譯fairy tale的故事,中國學者命名為童話。
|
(二)定義:
爲兒童而寫,符合兒童生理、心理特質,具有趣味性、教育性、藝術性 的幻想故事。
1. 西洋:屬於小神仙,小仙子的故事
2. 中國:「童」─兒童 「話」─半真半假的故事
「童謠」─韻文體 「童話」─散文體
童話之形式:如宋元之評話,所以童話即兒童之評話、話本
3.日本:童話即為兒童故事 |
(三)分類:(參考 P.315~318)
1.古典童話:(1)翻譯自西洋以fairy tale 為名的故事。
(2)以白話改寫自中國古代典籍的神話、寓言及民間故事。
2.現代童話:(1)翻譯自西洋以modern fantasy 為名的創作童話,如:
童話之王─丹麥籍安徒生的作品 《安徒生故事全集》 (安徒生原著,葉君健譯,遠流,1999)
路易斯•加樂爾的《愛麗絲夢遊仙境》 (路易斯•加樂爾原著,陳育堯譯,商流文化, 2004)
(2)國人專門為 兒童創作具有現代精神的童話,如:
台灣的管家琪 《口水龍》(民生報出版,聯經總經銷,2001)、 (榮譽:台灣省第五屆兒童文學創作獎得獎作品)
《捉拿古奇颱風》(民生報出版,聯經總經銷,1994)
大陸的鄭淵潔《皮皮魯與魯西西》
|
(四)特質:
1.趣味性
2.藝術性
3.教育性 |
(五)創作技巧:
|
(六)名家名作:(參考 P.336~341)
吉兒•巴克蓮《野薔薇村的故事》
安徒生《海的女兒》
侯維玲《鳥人七號》
張嘉驊《我愛藍樹林》
黃斯駿《忘了時間的鐘》(第六屆師院生兒童文學創作獎─童話首獎)
郭嘉琪《誰要小臘腸》(第六屆師院生兒童文學創作獎─童話優等獎) |
|
|